《说文解字》第723课:先民们是如何称呼1岁以下的小羊的?

(电视剧《芈月传》海报)

芈的小篆写法如图:

(芈的小篆写法)

2、羔。读 gāo。《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羔,羊子也。从羊,照省声。”形声字。本义是小羊。

(小羊)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疑羔之本义为羊炙,故从火,小羊味美,为炙犹宜,因之羊子谓羔。”林义光《文源》也说:“羔小可炰,象羊在火上”。如果考察羔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是合理的,如图:

(羔字的甲骨文和金文)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 羔是会意兼形声字,而非单纯的形声字。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身穿一件羔皮裘,素丝合缝缠又绕。这里为啥是羔羊皮呢,是因为 小羊皮更加轻薄,更加柔软、光滑、细腻,且毛孔细小。因此羔羊皮在皮革类服饰里是比较上档次的皮料。

羔字在本义之外,还有其他用法:

(1)黑羊。《论语·乡党》:“缁衣羔裘。”皇侃疏:“羔者,乌羊也。”邢昺疏:“羔裘,黑羊裘也。”注意,这里的黑羊就是单纯的黑色的羊,并不指黑色的小羊。

(黑羊)

(2)幼小的生物。如:鹿羔。元好问《种松》:“百钱买松羔,植之我东墙。”这里的松羔,指的松树苗。

羔的小篆写法如图:

(羔的小篆写法)

3、羜。读 zhù。《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羜,五月生羔也。从羊,宁声。读若煮。”形声字。本义是出生五个月的羊羔。

(出生五个月的羊羔跟着妈妈吃草)

《尔雅·释畜》:“未成羊。羜。”郭璞注:“俗呼五月羔为羜。”

也指未成年的小羊。《广雅·释兽》:“羜,羔也。”《诗·小雅·伐木》:“既有肥羜,以速诸父。”毛传:“羜,未成羊也。”既有肥美羊羔在,请来叔伯叙情谊。这里的羜,就是指的羔。

羜的小篆写法如图:

(羜的小篆写法)

4、[上敄下羊](GB字库无此字,只能描述字形)。读wù。《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上敄下羊],六月生羔也。从羊,敄声。读若雾。”形声字。本义是六个月的小羊。

此略去图片,《玉篇·羊部》:“[上敄下羊],六月生羊。”《本草纲目·兽部·羊》:“时珍曰:羊子曰羔。羔五月曰羜,六月曰[上敄下羊]。”

[上敄下羊]的小篆写法如图:

([上敄下羊]的小篆写法)

5、羍。读 dá。《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羍,小羊也。从羊,大声。读若達。”形声字。本义是小羊羔。实际应为初生的小羊羔。

(初生羊羔)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羊当作羔,字之误也。羜、[上敄下羊]皆曰羔,羍又小于羔,是初生羔也。”段玉裁认为初生的羊羔叫羍。

但是又有争议,李时珍《本草纲目·兽部·羊》:“羊羔七月曰羍。”即出生七月的羊羔叫羍。

以上两说,我们以段说为准(具体可见《段注》原文,此不转抄)。

羍的小篆写法如图:

(羍的小篆写法)

6、䍮。读zhào。《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䍮,羊未卒岁也。从羊,兆声。或曰夷羊百斤左右为䍮,读若《春秋》‘盟于洮。”形声字。本义有两个:

其一是未满一岁的小羊。《急就篇》卷三:“牂、羖、羯、䍮、羝、羭。”颜师古注:“䍮,羊未卒岁也。”

其二指阉割过的百斤左右的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㓺羊易肥,故有重百斤左右者。”

这里的《春秋》指《左传·僖公八年》:“八年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盟于洮。”。

这个字亦不上图。就是接近一岁的小羊。

䍮的小篆写法如图:

(䍮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723,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5-08-16 23:56:38
Lycoris Recoil 莉可丽丝
聊一聊我租途歌(TOGO)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