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bā)?榃(tán)?湴(bàn)?广西这些地名挺有意思→_手机网易网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赵敏 闫芬丽
新闻热线:0771-5690127报料邮箱:news@ngzb.com.cn
古人云:
南不识盩厔(zhōu zhì),
北不识盱眙(xū yí)。
意思就是中国地大物博,
南北存在文化差异,
因而南方人不认识北方的地名,
北方人不认识南方的地名,
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在广西,
很多地名各具地域色彩,
外地人看了
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只有当地人
会读会写且懂其中深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一期广西地名大赏
有粉丝说没看够,
这次,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又搜罗了一些
带有地域色彩的地名,
为大家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01
带有岜(bā)字的地名意为石山
广西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
有不少村屯以“岜”命名。
全国共有7300多个地名带有“岜”字,其中广西排名第一,多达6800多个,包含乡镇、村屯和山岭等,主要分布在南宁市(2400多个)、崇左市(1800多个)、百色市(1300多个)、河池市(600多个)、来宾(300多个)等地,而这几个市正是壮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区,可见“岜”字是壮族地区的特有地名。
据《广西地名词典》记录,“岜”指石山。比如——
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岜羊村,原名岜扬、岜阳,壮语“byayiengz”,羊(扬、阳)同汉义,指山羊,因村建在石山旁,山上有许多山羊,故名;
崇左市扶绥县山圩镇天平村岜嵓(yán)屯,“嵓”是壮语yenz近音,即趴,“岜嵓屯”即建在石山脚下的屯,因地形特征而得名,明朝天启年间就有此屯,自得名沿用至今;
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仁爱村岜倖(xìng)屯,“倖”是壮语geng的近音,意思是“山岗”。
02
带有榃(tán)字的地名意为塘
在广西地名中,
有不少村屯带有“榃”字。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收录了
广西1000多个带有“榃”字的地名,
其中大多数分布在南宁市,达600多个。
比如,
南宁市横州市校椅镇
榃汶村、榃冷村、榃桥村、
青桐村委榃僧村
以及新福镇榃湴(bàn)村、
平朗镇笔山村委榃叫村,
还有南宁市宾阳县
甘棠镇新宁村委榃合村、
钦州市钦北区青塘镇榃甫村等。
记者查阅《广西地名词典》发现,“榃”壮语daemz,指塘,地名中带有“榃”字的,均与周边有塘有关。比如“榃冷”,壮语daemzlengx,“冷”指清凉,因村边山塘水比较清凉得名;“榃桥”壮语daemzgiux,“桥”指藠(jiào)头,因村前大塘边长满藠头得名。
横州市校椅镇青桐村委榃僧村是一个有300多年历史的壮族古村落,拥有48座古色古香的岭南风格民居,2019年12月31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青桐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德贤告诉记者,村名原本不是“榃”字,而是左边一个米、右边一个田组成的一个字,但因输入法打不出来这个字,后来规范用字统一改成“榃”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横州市校椅镇青桐村委榃僧村是一个有300多年历史的壮族古村落。受访者供图
03
带有湴(bàn)字的地名意为烂泥
“湴”字在地名中使用也较多。
目前,
全国共有2000多个地名中带有“湴”字,
广西800多个排名第一,
其中
玉林市(190多个)、
钦州市(160多个)、
贵港市(130多个)
分列广西前三。
《广西地名词典》记录“湴”意为烂泥,带有“湴”字的地名中,当地取名时,要么有烂泥田,要么有烂泥塘,要么有烂泥坑。比如,
湴村就是因该村水田多为烂泥田得名;
湴田村就是因该地有两块烂泥田得名;
湴山村就是因山脚下的泉水流通不畅、长年积水致路面形成烂泥坑得名。
值得一提的是,兴业县葵阳镇湴山村始开发于明朝弘治初年,当时村落周边尽是荒山野草和沼泽地,后因该村村民在历次科举考试中都有众多学子金榜题名,故兴业县官特改其名为“榜山村”。
榜山村是广西首批传统村落和全国第四批传统村落,在2016年“八桂最美村名”评比中名列榜首。如今,该村还有进士第、风池堂、鸣羔故居、航仙故居等一大批名人故居,这批故居以进士第建筑群和风池堂最有价值,其建筑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04
带有濑(lài)字的地名意为滩
“濑”字在现实生活中鲜见,
但在地名中使用频率比较高。
记者通过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检索发现,
全国共有400多个地名带有“濑”字,
其中,
福建省170多个排名第一,
广西90多个排名第二,
江西省50个排名第三。
比如,
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濑岽村、
武鸣区城厢镇濑琶村,
崇左市江洲区濑湍镇濑湍社区、
扶绥县渠旧镇濑滤村,
南宁市武鸣区两江镇渌濑山、
宁武镇濑标岭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濑岽村便民服务点。受访者供图
据《广西地名词典》记录,濑多指滩。比如
濑岽,壮语laihndoeng,“濑”指水滩,“岽”指山麓,传建村于明嘉靖年间(1521~1566),因建村在深山麓中,且八尺江流经村边,并有一深水潭和一急水滩而得名;
濑琶,壮语raiqbaz,“濑”指河滩,“琶”指竹子,濑琶村因村北西江河滩长有大片竹子而得名;
濑湍,壮语raiqdan,“濑”指浅水滩,“湍”指沙滩,濑湍村因街圩建在左江南岸,附近有一沙滩而得名。
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濑琶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陆惠贤告诉记者,据考证,濑琶村至今已有660多年。该村北端与灵水源交界处有一条武鸣河相隔,以前那片竹林主要是用来保护河坝不受河水冲击和挡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濑琶村委会。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这些地名中
会出现一些只有当地人才懂的汉字?
对此,
广西大学文学院教授覃凤余说,
地名是人们赋予地理实体的一定代号,
也是一部地域开发史。
数量众多的壮语地名,
记录了壮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历史,
展示了壮族社会灿烂多姿的文化。
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地名?
这些地名有什么来历?
快来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五谷飘香
迎仲夏
来源丨南国早报全媒体记 者 赵敏 闫芬丽
编辑丨蒋 为
校对丨麦雪莉
责编丨杨 波
审核丨胡志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微生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