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釉藥? – DUAHO POTTERY

「釉,指的是均勻覆蓋在陶瓷器外表的玻璃質。」

撇除藝術創作或特別實驗,“上釉”這件事,一般會發生在“素燒”後的坯體上。

土坯坯體完全乾燥之後,若浸水,受敲擊,很容易損壞;素燒後會把第一階段的水氣全數蒸發,增加吸水以利施釉。

素燒的溫度約800〜900℃,依坯體大小會略有調整,通常土坯製作時沒有掌握好水分的接點,在素燒階段就會裂開,可以藉這個階段淘汰不良品,再上(aka素燒燒裂的,釉燒也救不回來)

做完土坯之後需要等到坯體完全乾燥,素燒8個小時,直到上釉這個步驟至少要兩三天,常常有手作課的學生希望能參與上釉的過程,但實際上是工藝製作替代,大家才沒辦法參與到這個步驟,否則就變成三天兩夜的工作坊了 ,課程通常都是老師代為上釉;

如果不只想做一天就結束的體驗課程,或者想多了解陶瓷工藝,歡迎再向我們洽詢長期課程〜

釉藥和坯體同樣都是岩石,瓷土組成的,特定的礦物與助溶劑使釉藥早於坯體在窯燒中融化,坯體上的釉藥在窯內是融熔的狀態,不同的釉藥需要燒製的溫度,升溫曲線都不同,要燒到什麼程度都取決於原料的狀態,作者希望作品呈現的樣貌。

為什麼要上釉呢?1.提升製品強度與硬度

2.提升氣體,液體,酸鹼腐蝕的能力

3.容易清潔

4.美,漂亮,好看

講到這邊,常常會有客人問:“請問沒有上釉的器皿也是可以使用的嗎?”

答案是:「可以的。」

通常大家認為不能使用是在意會不會影響健康。上釉的器皿會比較好洗;沒有上釉的器皿需要更留意清潔,要放在通風清潔的地方以免滋生細菌,只要製作時處理得細緻,沒有上釉還是可以裝食物。若有疑慮可以直接詢問購買的商家。

市面上也有很多不上釉的器皿,例如泡茶的紫砂壺就是一種,紫砂壺天然透氣,透香的特性,不上釉反而能留住茶香,茶壺上不上釉,與品茶喜好有關;就像「陶壺」與「瓷壺」泡出來的茶,味道也是不同的。

在這邊提一個觀念:

比起器皿不上釉,如果使用拼木設計的覘板,碗盤,

組裝而成的做法實際上更容易滋生細菌哦!

上釉與不上釉的部分也能作為器皿的表現手法之一;例如下面兩張圖片是我們的咖啡手衝壺,壺身是有釉色的,把手是沒有上釉的部分。

為了希望拿取把柄柄的時候能觸摸到土的感覺,把手特地選擇不上釉;釉燒前還要細細擦去瓶身與握把之間的釉藥。 ,拿取的時候也會超過感覺。

感謝大家的閱讀。

#DUAHO陶藝自習筆記是我們在官方IG上不定期出現的單元企劃;

把客人買器皿,課程中同學遇到的問題,放在 懶人包的形式上 方便大家傳閱。我們相信讀懂工藝的價值,在你生活周遭的所有物品都會開始有生命力,大家也會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生活。

想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我們的臉書和IG;如果你也有想了解的相關關聯,也非常歡迎大家問題直接投信給我們,我們都會收信的:)

2025-10-31 21:00:27
从农村女孩到顶流女星,赵丽颖如何逆袭成功,揭开她的奋斗历程!
封神榜莲花为什么变成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