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里的湖北之最 34 | 家喻户晓的洪湖赤卫队

洪湖赤卫队

“洪湖水哟浪呀么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啊……”一曲女声独唱《洪湖水,浪打浪》随着歌剧《洪湖赤卫队》唱遍大江南北,韩英、刘闯等英雄人物的形象也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洪湖赤卫队》讲述了洪湖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河湖港汊和芦苇丛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历史。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洪湖赤卫队又是怎样的呢?

实际上这部歌剧的背后,不仅是洪湖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也是以洪湖赤卫队为代表的洪湖地区民兵前赴后继、保卫苏区开展武装斗争的历史。

(资料图:电影《洪湖赤卫队》。)

历史上的洪湖赤卫队

洪湖位于湖北省境内, 横跨洪湖市与监利县,东南距长江仅4千米。境内河流湖泊交织其间,除长江还有荆河、中府河、东荆河贯通其间,地形十分复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洪湖赤卫队正是利用了洪湖复杂有利的地形条件开展游击斗争,创立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图为:洪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但是,共产党人没有被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吓倒,掩埋好同志的尸体,走上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道路。湖北在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就曾蓬勃发展,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从1927年9月起,鄂中的污阳、监利、汉川、天门,鄂西的公安、石首、江陵、荆门、当阳等县,在鄂中、鄂西特委和各县委的领导下,相继组织了以农民武装为主的武装暴动。在失败后保留了涌阳游击队(鄂中游击队)和石首、监利等数支游击队,在洪湖边上打土豪、分田地,开展游击活动。

1928年1月下旬,中共湘西北特委领导人周逸群、贺龙等奉中共中央指示赴湘西北组织工农武装,途经洪湖地区时,将分散活动的鄂中游击队、石首游击队和监利游击队等部共500余人,组成第49路工农革命军,在湖北省境内的长江两岸开展游击活动,消灭多股国民党地方武装和土匪,初步开创了洪湖地区武装斗争的局面。

赤卫队亦称“洪湖赤卫队”,由周逸群任队长、段德昌任参谋长,自此停止盲目暴动,改为通过发动群众,利用洪湖水泊网地的便利条件,开展游击战争。与此同时,随着党员队伍逐渐扩大,建立了秘密的农协会、妇女会和少先队等组织。

到了1929年3月春回大地之际,洪湖地区23个县的党组织都初步恢复。正值此时,蒋桂之战起,桂系军阀撤出了鄂西,周逸群、段德昌率赤卫队,在17天内连续作战23次,大获全胜,洪湖赤卫队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人数达千人。

从1927年9月到1932年10月,英雄的洪湖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革命,其间虽几经挫折而革命火种不灭,终于建立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孕育了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2军团。期间,先后有数十万农民群众参加赤卫队,打土豪、分田地,保卫胜利果实,配合红军作战或与红军并肩作战,在中国民兵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歌剧的人物原型是谁?

《洪湖赤卫队》描写了洪湖地区赤卫队支书韩英,领导着农民武装力量,与地主彭霸天带领的白吉会斗智斗勇,最终与红军主力胜利会师的故事。

《洪湖赤卫队》中主人公韩英英勇不屈的形象,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于是,大家纷纷猜测,韩英的原型究竟是谁呢?

在有关《洪湖赤卫队》韩英人物原型的诸多猜测中,钱瑛的名字被人们多次提及......

钱瑛,1903年出生在湖北咸宁,她就读于湖北女子师范学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从莫斯科学习回国后,钱瑛被派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参加洪湖革命根据地和中共潜江县委的领导工作,并建立红军游击队,组织领导武装革命。

但也有人认为,韩英的人物形象与贺英也有着不少相似之处。

贺英是贺龙元帅的姐姐,在贺龙的影响下,决心投身革命,在家乡桑植一带领导农民武装开展革命斗争。战斗中练得了一手好枪法,平常手提双枪,可左右开弓。1933年,由于叛徒出卖,贺英在掩护红军家属和伤病员突围的战斗中不幸牺牲。

无论是智勇双全的钱瑛,还是视死如归的贺英,她们都是人们敬仰的巾帼英雄。 作为一个文艺作品的形象,韩英集革命英勇于一身,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富强,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斗的不屈精神。

《洪湖水,浪打浪》经典旋律,歌声悠扬!

音乐是歌剧的灵魂。周恩来总理曾经毫不吝惜他的夸赞之词,赞扬这首《洪湖水,浪打浪》是一首真正的革命抒情歌曲,并且还多次在公众场合演唱起这支歌。

1958年,主创人员张敬安在采风过程中,偶然间听到了一首流传于江汉平原上的民谣《襄河谣》。《襄河谣》描述的是,解放前由于国民党的腐朽统治,襄河堤岸连年失修,以致洪水泛滥、百姓受灾的景象。其曲调本身透着浓浓的哀怨和悲苦。

(图为:王秀峰 歌剧《洪湖赤卫队》音乐指挥)

《襄河谣》基本唱的就是比较痛苦的东西。作者把这个歌拿来,进行了加工、整理以后,就变成了《洪湖水,浪打浪》。虽然主旋律没什么大的变动,但是它的内涵,它的精神本质完全变了。它不再是悲哀的,而是一个非常明朗的、非常明亮的,热爱家乡的这种感觉。

(来源:《红色经典中的民兵——历史上的洪湖赤卫队》、今日洪湖微信公众号等 编辑 彭云鹤)

2025-11-06 19:21:37
【易果生鲜招聘】
qq飞车脚底炫光加多少着装度?速来围观超详细解析!